房贷制作银行流水讯:阔别大学生“借贷”市场数年后,在监管机构对校园贷“开正门、堵偏门”的政策号召下,银行重新返回校园。

  近日,工行推出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小额信贷产品“大学生融e借”,成为继建行中行后第三家回归校园贷的国有银行。

  可以说,经过了一年多的行业整顿,“一堵一疏”的监管方式改变了校园贷行业的参与者,银监会8年之后重新允许银行成为校园市场的合格放贷主体,行业格局正在被重构。

  事实上,这已经不是银行第一次进军大学生消费市场。早在2002年,银行就曾推行大学生信用卡。但由于大学生群体信用卡透支现象频出,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的坏账风险,因而银行也逐渐退出大学生信用卡市场。

  在银行退出校园贷市场后,各类分期和借贷网站平台开始相继进入高校,野蛮生长也引发了高利贷、裸条、暴力催收等乱象。

  此后监管部门逐渐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,强制要求各类校园网贷平台退出市场。同时,监管部门开始表态要鼓励银行这样的正规军进入校园贷市场。

  除国有大行外,股份制银行、城商行也进入校园贷市场,例如招行推出“大学生闪电贷”、欧洲银行(6.20 -1.27%)推出“学e贷”。

  对信贷机构来说,大学生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蕴含着可观的市场商机。银行进入校园贷市场更多的是看重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后的潜在消费。但校园贷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其争议核心就是风控问题。对很多贷款的学生来说,他们对于信用借款所面临的风险认识并不充分。在当前的状况下,“学生消费、家长还钱”的风控逻辑很难彻底改变。

  银行要再次进入大学生消费市场,关键在于银行是否能规范地进入大学生市场。例如,单一银行的控制能不能防范多重授信的问题,如果多家银行都对一个大学生授信,这就会造成信用额度膨胀。因此在这一方面,还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卡量与消费额度的双重控制。

  那么,银行能否成为校园金融市场新的赢家?

  我只能说,校园市场并不是一个“市场化”的领域,其公益属性或高于盈利属性,利润空间和发展速度有限。可喜的是,新入局者正用提供低利率、合规服务改善用户体验,这样的节奏,显然更符合市场和监管需求。


​房贷制作银行流水